幼兒園作為城市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環節,在城市綠地系統的構建中有著特殊要求。幼兒園環境綠化要在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實施的安全性、可行性方面做出保障。
1,幼兒園園林環境組成
(1)尺度 幼兒園的園林環境及整體環境,其中各種設施的尺度都應符合幼兒的標準。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體或局部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問題,有利于智力開發和身體鍛煉,小尺度的設施和環境使孩子們感到親切,自由和平等,充分展現真實的游戲生活。在輕松的氣氛中,兒童更容易發揮想象力,積極主動地發揮創造力。這對提高兒童的思維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2)色彩 兒童天真活潑,潮氣蓬勃,愉快明朗,積極向上的藝術效果是幼兒園設計者必須追求的構思。“色彩和諧統一的關鍵最終在于人類心靈有目的的啟示和激發,這是內在需要的指導原則之一”。心理學研究表明:色彩環境對人的情緒,智力,個性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色彩設計是幼兒園環境設計中相當重要的環節。從孩子第一步邁進園區,最先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就是色彩。其次是圖像和文字。色彩對幼兒的影響是最直接,快速的。因此,作為一種重要的環境要素,幼兒園色彩環境關系到幼兒的成長,也關乎幼兒園良好社會形象的樹立。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的視覺神經系統引起的一種感覺。是影響感知系統的重要因素。色彩與形狀,明暗,肌理等元素相比,更具有直觀性,鮮明性,表現力和沖擊力。人們隨著年齡的變化,尤其是對比強烈的色彩。因此,在園林空間的色彩設計中,首先要選擇明度和純度較高的色彩。
(3)材質 觸覺的發展是兒童各種感覺發展的基礎,對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豐富的觸覺刺激可以促進兒童身心發展。兒童可以通過觸摸來辨別物體的 形狀,大小,輕重,軟硬,厚薄等發展自己的觸覺認知系統,觸摸是兒童認知的開始,同時也是兒童動作發展的第一步,通過觸摸活動,兒童學會將自己的觸覺與視覺相結合,建立起正確的感官系統。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非常重視兒童的感官教育,他認為兒童認識客觀世界是從感知開始的。因為有了感覺和知覺,人才能獲得關于客觀世界的知識,為進行高級的,復雜的心理活動打下基礎。